8月4日天氣好到讓人以為置身天堂... 真像這樣也夠了~ 心情超好皮笑肉也笑
由於上次到故宮看世界文明瑰寶大英博物館250年收藏展
很恐怖~ 被擠進去再被擠出來
看到什麼?
人山人海!
當時故宮只為營收門票張數不管進場人數, 品質超低難以想像
改搭5:40的早班車北上為的就是早點到
與妹相約劍潭轉搭304公車, 一到故宮刻不容緩拾階而上
這才發現~ 從這邊望去入場竟在遠遠那一頭
豔陽高照汗水直直落, 階階不停喘噓噓
雖辛苦卻得到美好的代價~ 能與畢沙羅的曠世巨作合影再累也值得
因為怕遲到
小跑加快跑終於跑到入口來~ 驚喜再見巨作, 不過更驚訝的是此處門可羅雀
可能是星期一看展的人比較少(一般人以為美術館星期一休館)真是太好了
只見六個人在買票, 不過遠處走來一團約有三十幾人, 妹說那是日本客
真的, 從肢體語言一看便知~ 謙和優雅
這讓我想起有一年家裡來了十幾位客人其中有兩位是日本人
大家上樓快快樂樂聊一段時間後, 我下樓去沖茶
一眼看見十幾雙鞋東擺西擺好不熱鬧的也在地上聊天
只見兩雙鞋非常有禮貌的在階梯下靠左側往外站~ 不用猜也知是兩位日本客人的鞋
我想這是習慣養成, 這景象令人莞爾至今難忘
所以日本團進場人數再多也不必擔心受干擾
一進場眼睛為之一亮, 非常棒的裝置藝術
靈感來自畢沙羅的點畫特色~ 印刷點陣像素於透明塑膠片上, 如布幔於由上垂吊下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yimg.com/2/z.auo4l7s5_qsTNZ8fsMXhdKJZR4c_gx63m1c07vCcDsnu.qDu15LQ--/87/l/BrNHcX3PH9iJbDSJnbfNTQ.jpg)
點陣像素相當漂亮~ 令人驚豔!
留影於透明點陣塑膠片後方, 影像甚為有趣
整面牆以畢沙羅的點畫《厄哈格尼,我窗外的景緻》大於百分之百的尺寸輸出
▲ ▼ 站在畫前拍照時, 人物顯得特別立體有~ 十足3D效果!
▼ 這道巧思我也喜歡~ 有趣的畫框內鑲著鏡片, 觀賞者隨性入畫!
當步出場才知這區塊可拍照, 特別提醒觀賞者甲乙丙在此拍照留念~
她們正是牧羊犬的孩子![](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yimg.com/i/tw/blog/smiley/5.gif)
難得我們不同行, 我先北上陪媽媽帶媽媽看展(牧羊犬今次歸於老人團)
卡米爾. 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法國印象派畫家
畢沙羅說︰ 畫你所觀察和感覺到的, 要豪邁和果斷地面對, 因為最好不失掉你所感覺到的第一個印象 面對自然不要膽怯, 人們必須得到唯一的大師~ 自然, 她是永遠可以請教的一位大師
《蒙馬特大街‧午後的陽光》 1897 年‧油彩/畫布‧74 x 92.8 cm
(謝謝Julia寄來這張明信片)
《在窗邊縫紉的 畢沙羅 夫人》1878 年‧油彩/畫布‧54 x 45 cm
溫柔婉約的 畢沙羅 夫人原為畢沙羅家中女僕, 這段姻緣並不被接受, 以致幾年後才正式結婚
畢沙羅夫人勤儉持家讓畢沙羅無後顧之憂勇往直前發揮繪畫長才留下動人畫作
生活是現實的極其窮困潦倒時, 畢沙羅夫人曾寫信給在外地的大兒子路西安說:
我帶著三個小的到河邊, 你知道接下來我要做什麼, 但我就是沒勇氣…
但這個偉大的女人依舊支持丈夫以繪畫奉獻一生, 成就了畢沙羅曠世的榮耀
《粉牡丹》1873年 油彩/畫布 26x 20cm
《搭豌豆棚架的農婦們》1890年 黑粉筆/不透明水彩/粗的褐色紙 40.7 x 64.1 cm
《厄哈格尼,我窗外的景緻》 1888 年‧油彩/畫布‧65 x 81 cm
晚年慈祥的畢沙羅
不必緊張~ 8月17日過後可以直接飛到英國牛津大學美術館一樣看得到
待續........................................................................................ J